书目

中国汽车制造产业集聚与效率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专注于企业特性,对我国汽车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状况、趋势及效率进行研究。首先,对产业集聚的基本概念、微观主体、产生原因、动力源泉和效率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接着对我国汽车制造业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地理集中集聚进行动态描述。企业主体在空间上的变动是产业空间分布和集聚水平改变的主要媒介,尤其是对于整车制造和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自身而言,除了考虑自然资源、市场邻近、财税制度、产业政策、已有的产业集聚(地方专业化)、基础设施、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外,与垂直关联企业的接近,自身的资本基础、技术水平、经济规模、预期目标等异质性特点是主导其区位选择的内在原因。除此之外,对于新建企业而言,基于产业生命周期初级阶段的假设能够较为贴切地体现它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因而建立一个产业生命初期上下游关系的供应商和采购商的空间搜寻匹配动态模型,能够从理论上演绎产业内部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企业部门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寻求地理集中集聚的事实。对于经济的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或效率)虽然从理论上得到了较好的证实,但经验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比较匮乏,结论也不尽相同。构建模型来分析检验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空间集聚与产业效率之间的关系,对于确定今后的产业空间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丛书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财经研究基地学术文库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