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国人的戏剧

内容简介

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急剧转变:“人们普遍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腐朽的、道德败坏的民族;中国人绝对的邪恶、残酷,在各方面都已堕落。”这成了当时欧洲人的普遍看法。当时,“未开化”或“野蛮”这个词已成为形容中国的套话。由于长年生活在欧洲,陈季同对此感受最为强烈,努力消除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成为他这些作品中的一个主题。在陈季同的著作中,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充溢其中的愤懑,每当提到欧洲人对中国的误解与偏见时,陈季同都会义愤填膺,不厌其烦地加以反驳。破除欧洲人对中国的偏见、使西方人了解真正的中国,成为他写作的最初动机和主要目的。

作者简介

陈季同(1852-1907),字敬如,号三乘槎客,福建侯官(今福州)人。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1875毕业,以“西学最优”被船政局录用。同年,他随法国人日意格到英法各国参观学习。1877年李凤苞率领首批官派留欧生出国,陈氏又以翻译随同前往,入法国政治学堂及法律学

目录

在售商品

22家店有售 新书1家
7.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