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国历代法书粹编:黄道周行草卷

内容简介

道周生于明神宗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卒于清世祖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字幼平,或作幼玄,一字细遵、螭若,号石斋、石道人。福建漳浦人。据明史记载:“道周学贯古今,所至学者云集。铜山在孤岛中有石室,道周自幼坐卧其中,故学者称石斋先生,精天文、历数、皇极诸书。”黄道周自幼聪明好学,在孤岛桐山上的石室中读书写字,且博学多才,敏于文章诗词,善绘画,精通天文历法。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为经筵展书官。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官右中允,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他性格严冷庄重,刚正不阿,先后上疏30多次,指论时弊,辨别忠奸,因言辞严厉,开罪于人,触怒龙颜,屡遭贬谪,却矢志不移,忠心不改。清兵入关以后,他集义军9000余人,英勇抗清,兵败江西婺源,被俘后系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狱中,坚不降清,日诵《尚书》《周易》。临刑前夕,故人持酒食与之别,他饮啖如平日,酣寝达旦,毫无惧色。次日起床后说:“过去某某曾素书画,我答应了他,但因战事忙乱,没时间作画,我不可失信于他人。”遂研墨伸纸作小楷,又作大幅行书,随后又索纸作了两幅水墨山水,题识用印如故,然后从容就义。清廷赠谥“忠端”。

在售商品

17家店有售 新书1家
26.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