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系列教材:税收学

内容简介

《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系列教材:税收学》主要是为大学本科层次的教学编写的,也可以供财税干部业务培训使用。主要目的是介绍税收学的基本原理,使读者或者学生在读完《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系列教材:税收学》后能够掌握税收的基本理论、税制以及我国现行税制、税收管理和税收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系列教材:税收学》分为16章:第一章“导论”和第二章“税制原理”主要介绍有关税收和税收制度的基本原理;从第三章“增值税”开始,到第十一章“城市建设维护税和印花税”,主要介绍我国现行税制,包括目前正在开征的各个主要税种的情况;第十二章“税收立法与管理”和第十三章“税务行政”主要介绍我国税收立法和税务管理的主要框架和基本要求;第十四章“税收的经济影响”、第十五章“税收负担”和第十六章“税收的公平与效率,,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有关税收的问题,实际上是介绍税收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也就是说,全书由四个部分构成,按照税收学的理论脉络,大体上分为“税收基础”、“现行税制”、“税收立法与税务行政管理”和“税收经济学”四个部分,基本上囊括了税收学原理的基本内容。《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系列教材:税收学》在写作过程中力求把握好如下几个层面的要点:1.政策层面。《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系列教材:税收学》叙述的内容,尤其是“现行税制”部分的内容,是完全根据我国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要求编写的。作者是在深入了解我国现行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内容的前提下,按照相关内容去组织各个相关章节的材料,进而成稿的。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尽可能避免叙述的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制度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情况出现。例如,虽然《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系列教材:税收学》在设计时,全国人大尚未通过新的两税合并的法案,但是由于在写作过程中,全国人大通过了两税合并的法案,因此《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系列教材:税收学》根据我国税收立法的新的变化,把原来设计的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介绍“企业所得税”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内容合并为一章,就是现在的第七章“企业所得税”,按照新的企业所得税税法的内容重新组织编写。2.理论层面。《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系列教材:税收学》名为“税收学”,意在重点介绍税收理论,因此,无论是现行税制部分,还是《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系列教材:税收学》的其他部分,作者都十分注意理论分寸的把握,尤其是第四部分,《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系列教材:税收学》尽可能地在比较准确地把握好有关公平理论、效率理论等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其中关于税收对经济的影响部分还重点参考了供给学派学者关于所得税对劳动力市场供给影响的理论和模型;《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系列教材:税收学》对于优化税收理论也作了适当地介绍,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和深化了本科层次税收学的课程内容。3.知识点层面。作为一名教师,在使用一部教材为学生讲课时,遇到的最尴尬的问题恐怕就是一部教材的很多章节没有明确的知识点,因而无法就教材的内容为学生指出本章或者本节应当掌握的知识点是什么,更不要说哪些是重要的知识点,哪些是一般的知识点了。知识点是指任何单独的一项知识。人的学习现象反映了这样一条认知规律:人要学会知识要以知识点为单位,逐个知识点地学习。这一认知规律要求我们教学时应以知识点为教学内容的单位,逐个知识点地教学,甚至需要针对单个的知识点设计教学模式。因此,设计好每一个章节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系列教材:税收学》在设计和写作过程中,每一章、每一节和每一个条目都安排了知识点,以使得学生在凄完了每个章节。每个章节中的每个条目后都能够有所收获,并且知道自己“收获”了什么;同时,《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系列教材:税收学》每一章的复习思考题也主要是围绕着这些知识点来设计提出的。在把握知识点方面,《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系列教材:税收学》还有一个尝试,就是在介绍现行税制内容部分设计了许多模拟例题,希望通过这些模拟题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目录

丛书

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系列教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