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设计是伴随着现代化现代进程发展起来的。作者搜集资料十年,梳理、研究、写作五年,为读者还原一段真实的中国现代设计史。作者将研究坐标放在“设计”也是由设计师们的活动或行为所组成的,是一种人类活动。这样一种行为是在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而作者在研究设计观念史的时候,融入了社会学、科学、哲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在研究中,作者突破贴“标签式”的研究方法,在真实的设计实践与探索中反思,引出了许多有趣且深刻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关于中国现代设计思想资源的辨析一般认为“图案”是现代设计思想的重要来源,但从“共时”的角度来看,上世纪20年代以来与西方国家,特别是德国的技术合作及工业产品输入是另一支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市民阶层大众化、通俗化、娱乐化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了这种思想资源的发育。2中国建筑设计实践*早移植了国际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资源。31949年以后,国际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主要依托“工程技术”与中国设计相联系,其“明言知识”与“意会知识”为其留下了空间,从“郑可系”师生谱系中发现“设计实践智慧”的价值。这种价值同样可以从“产品”的具体设计中得到印证。4中国对外贸易需求的拉动,使得中国设计能够保留其客观作用,为以后中国设计的复兴奠定了基础。520世纪80年代初在“品牌更新”与“生活品质提升”双轮驱动下的中国设计曾经试图通过国际先进技术购买形成的产品来刺激中国消费者的欲望,这种基于“工程”制度特征的设计改良所产生的市场效应只维持了短暂的时间,与此同时在南方却进行着新型工业化的实践。以南方工业设计事务所、青蛙工业设计公司等为代表的新兴设计力量的崛起,带来了崭新的设计观念。6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随着派遣到国外学习工业设计留学生的归来,一场关于设计观念的大讨论持续了近10年时间。从表面看是关于“工业美术”与“工业设计”谁能主导当代设计的讨论,但实质上是一次“理论智慧”的大集聚。而港、台地区设计成功的经验也刺激了观念的拓展。7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哲学的符号学转向之风吹进设计领域,历经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洗礼的各种设计观念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设计师还通过参与国际设计竞赛来进一步检视自己的设计观念。8历经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设计思想资源的积累使得中国设计走向观念的实验。关注设计的“复杂性”问题,同时也关注“设计实践智慧”的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

沈榆,华东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创始人;原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上海设计创意中心秘书长。曾主持过上海机场集团CI计划(策划、设计、实施);中国人寿保险公司CI计划(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奖);上海光大会展中心CI计划(含展览中心、证券银行的策划、实施);APP(金光集团)CI及环境设计;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域开发计划;上海市淮海路商业形象设计(上海规划一等奖)APEC会议视觉系统实施;上海图书馆CI系统计划;中国产品设计历史与文化研究。

目录

在售商品

79家店有售 新书54家
50.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