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社会福利

内容简介

《社会福利》共分三大篇十七章。篇章结构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篇(第一章到第五章)旨在为读者介绍有关社会福利的理论基础。首先从多个维度对社会福利的内涵及其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辨析(第一章),然后分别从历史(第二章)、比较(第三章)和价值观(第四章和第五章)三个角度阐述了相关的重要概念和基础知识,为读者学习社会福利奠定基础。第二篇(第六章到第九章)旨在培养读者分析社会福利政策的能力。本篇主要介绍美国社会政策学者Gilbert和Terrell(2003)构建的经典的社会福利政策分析框架,并辅以社会救助的案例来说明该分析框架的应用。其中第六章讨论社会福利的分配基础,即给谁;第七章讨论社会福利的给付方式,即给什么;第八章讨论社会福利的生产、组织和输送,即如何提供;第九章讨论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和转移支付,即如何筹资。第三篇(第十章到第十七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我国社会福利项目的基本状况及其对社会工作的意义。我们先简要描述了我国社会福利发展的概况(第十章),然后分别讨论了收入维持(第十一章)、就业安全(第十二章)、健康照料(第十三章)、住房保障(第十四章)、教育服务(第十五章)和福利服务(第十六章)等六大主要社会福利项目及其与社会工作的联系。最后作者总结了我国社会福利体制的特征,并简要分析了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未来(第十七章)。为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本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有以下特色。首先,每章中包括:(1)学习目的,向读者介绍本章学习的目的和要点。(2)关键概念,列出本章中读者要掌握的重要基本概念。(3)拓展阅读,向读者推荐3-5份相关的参考文献以及相关的政府网站。(4)思考和练习,供读者课后练习之用,特别注重学生基本研究能力的培训。其次,在整本书中设置:(1)专栏,主要介绍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或者综述相关的文献。(2)参考文献,详细列举本书中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为读者查阅相关文献提供便利。

作者简介

黄晨熹,男,1971年生于浙江,200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人口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社会福利政策、人口迁移和流动、社会研究方法等。主持过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曾获得省部级二等奖1次,三等奖3次:现已出版著作(含译著)四部,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丛书

社会工作精品教材

在售商品

30家店有售 新书3家
3.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