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肿瘤的分子诊断与预测

内容简介

肿瘤的分子诊断与预测,是分子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近年肿瘤研究的热点领域,甚至被列为21世纪“最有望改善全球健康状况的十大关键生物技术”之首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实施、人类基因组序列的剖析、相关基因功能的识别,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人类除了能更早期发现及诊断肿瘤外,还可预测人群或个体发生肿瘤的风险(肿瘤易感性)、病因检测、肿瘤的恶性特征、对特定治疗手段的反应(疗效预测)、转移复发的可能与早期发现等,进行肿瘤诊断、分类、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同时也赋予传统意义上的肿瘤实验诊断以新的内涵。全书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可用于肿瘤分子诊断与预测的标记物。诊断就是要发现差异,标记物是基础。并简要叙述肿瘤标记物的定义和分类、发展历程及概况,新分子标记物的发展途径、临床用途的判定,以及常用标记物的临床应用指南等;并重点介绍了AFP、CEA、PSA、HER/neu及p53等重要标志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以及外周血核酸的检测、遗传与肿瘤分子诊断、肿瘤侵袭转移相关分子等研究热点。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肿瘤分子诊断与预测的相关技术。第三部分主要介绍肿瘤的分子诊断,包括肿瘤分子诊断与预测的相关技术。第三部分主要介绍肿瘤的分子诊断,包括肿瘤分子诊断的途径及其意义(早期诊断、分子显像、分子分类与分期、以及个体化治疗等)。第四部分为肿瘤的分子预测,包括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预测,微小残癌的检测及其意义,肿瘤疗效预测与个体化治疗等,并概括了作者所在单位有关肝癌转移复发的预测指标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铁伦秀,男,1966年生,博士,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肝外科副主任。1987年本科毕业(临床医学系),1990年获硕士学位(肝胆外科),1993-1996年师从著名肝癌外科专家汤钊猷院士,获博士学位。1999-2000年先后在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及香港大学进修并进行合作研究。现为中华医学会全国肝脏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专科委员会常务委员兼肝癌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专家成员、上海市科技创新团队(肝脏系统生物学)主要成员。

目录

在售商品

19家店有售 新书0家
10.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