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犯罪心理学/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犯罪心理学》在认识论上倡导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坚持物质决定意识、人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方法论上注重以心理学为主导,兼容社会学、法学的理论方法,体现犯罪心理学的整合性特点;在实践论上侧重理论与实战的结合,不仅强调科学研究的信效度,也兼顾犯罪心理学的特点,重视经验性描述在实践中的价值,致力于以心理学为视角解决司法、执法中的公平、公正和效率问题。

作者简介

罗大华(1936-),福建省武平人,196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特聘博士生导师、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分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国犯罪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中国监狱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心理咨询师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多年从事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罪犯改造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著作(含合著)有:《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刑事司法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犯罪与司法心理学》、《罪犯改造心理学》、《证人证言心理》、《法制心理学词典》、《中国法制心理科学研究十年》、《20世纪90年代中国法制心理科学研究》、《罗大华70华诞文集》、《中国法制心理科学文萃》等。马皑(1960-),北京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法律心理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分会前任会长。主要论著有:《犯罪心理学》、《犯罪行为的归因分析》、《论犯罪选择》、《论群体犯罪心理》、《对犯罪人社会化水平的思考》、《卖淫活动的共生模式》、《对吸毒者的心理分析》、《“法轮功”练习者受精神控制的心理分析》、《对弱势群体中犯罪现象的思考》、《弱势群体与心态失衡》、《犯罪人特征研究》、《中国人心态扫描》及《再论犯罪选择》等。

目录

丛书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