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论绘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有关绘画问题的文章结集,其中既有作者对绘画问题的思考,也有对绘画在当代艺术史中的地位与特征的个案分析。作者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基于由绘画所表现出来的图像,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个人的,而是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反映。全书共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绘画”中,作者强调由于知识与历史背景的不同,东西方在关于“绘画”的特征以及对文明功能的基本判断和评估方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特别是西方绘画的材料与观念不断变化,使用传统工具与材料的中国绘画长期以来被视为“非当代的”。在第二部分“艺术史:趣味、图像与身份”中,作者选择了两位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具有不同艺术特征和历史影响的艺术家——何多苓与王广义,将他们分别与怀斯、沃霍尔进行对比,强调应将每个艺术家的作品和言行放在特定的历史语境和背景中进行考察,从而才能发现其问题和价值。

作者简介

吕澎,艺术史家,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1956年出生于重庆,1977—1982年在四川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读书;1982—1985年任《戏剧与电影》杂志社编辑;1986—1991年任四川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1990年—1993年任《艺术·市场》杂志执行主编;1992年为“广州双年展”艺术主持;2004年,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欧洲现代绘画美学》、《现代绘画:新的形象语言》、《艺术人的启示录》、《20世纪艺术文化》(与易丹合著)、《现代艺术与文化批判》、《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艺术操作》、《中国当代艺术史:19901999》、《溪山清远两宋时期山水画的历史与趣味转型》、《20世纪中国艺术史》、《艺术史中的艺术家》、《美术的故事》、《1979年以来的中国艺术史》(与易丹合著)、《20世纪中国美术编年史:1900-2010》、《中国现当代美术史文献》(与孔令伟合编)、《血缘的历史》等。主要译作:《塞尚、凡高、高更书信选》、《论艺术的精神》、《风景进入艺术》等。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