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历代国画名作撷英:石涛

内容简介

石涛(1642年-1707年)本姓朱,名若极,明靖江王赞仪的十世孙,享嘉之子。出家为僧后,释号原济,又号石涛、清湘老人(清湘陈人)、苦瓜和尚、大涤子、靖江后人、瞎尊者等。石涛所画山水,笔意恣纵,淋漓洒脱,奇险中兼绕秀润。郑燮曾说:“石涛画法,千变万化,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帖,比之八大山人殆有过之无不及。”他具有大胆的革新与创造精神,所以能脱尽恒蹊。他认真于“搜尽奇峰打草稿”,他的“云游”生活,对于他的艺术成就起了重大的作用。石涛不论画黄山云烟、南国水乡、江村风雨,或画峭壁长松、柳岸清秋、枯树寒鸦,都有他自己的构思布意,有他自己的笔路与墨法,以至画中的题诗书跋,都有着自家的格局与风趣。他画了不少《黄山图》,有巨幅,有册页,也有长卷,都写出了黄山的气势特色,也画有匡庐、溪南、泾川、淮扬及常山景色。现存石涛作品不少,如《山水清音》《淮扬洁秋》《惠泉夜泛》《庐山游览图》《余杭看山图》《黄山八胜册》及《林逋诗意》《秋水野航》等,都极抒写之妙,达到高度的艺术概括。所画山水,可以见到石涛平日画法的本色,既画山,又画水,既画树,又画云,山皴多种方法,水墨泼染、点铺并用,画得满密,但在空疏处,诗意盎然。画面何其混混沌沌,但又何其磊磊落落,令人激赏。石涛尚有《田雨虬松图》,点染设色,使人有澹宕空灵之感,即所谓“细笔石涛”,又具一格。石涛对绘画艺术的理解是较为深刻的。他在晚年定居扬州后所撰的《画语录》,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这部绘画美学的名著,涉及到中国画的构成特点、画家的审美心态以及画家艺术实践和艺术素养等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在绘画表现上,他重视“遗貌取神”,要求达到“不似之似似之”,他画山水如此,画人、画花亦如此。他画花卉,别有生趣,村野庭园以及案头所见,往往随手勾勒。他画的花草、蔬果,既写意又写实,于爽利之中有含蓄。石涛是明清绘画中期富有创造性的杰出画家,在绘画艺术上有独特成就,成为明清300多年的大画师。

目录

丛书

历代国画名作撷英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