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国际修辞学研究(第1辑)

内容简介

中国具有悠久的修辞学思想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比如《周易》中所记载的孔子的话:“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其中就蕴涵了丰富的修辞哲理。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修辞学思想。20世纪初,中国古代的修辞学思想被发扬光大。在吸纳借鉴其他国家修辞学历史的基础上,中国的现代修辞学逐步建立,到上世纪30年代形成雏形,60年代逐渐丰富,90年代逐步发展成熟。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修辞学发展迅速。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的修辞学研究也受到了国际修辞学界的重视。2005年7月,我应邀出席了在美国洛杉矶市南加州大学召开的国际修辞学史学会第15届年会,并作关于“中国先秦时期修辞学思想”的大会报告,受到与会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发现,在该国际上最大的修辞学学术组织中,汉语并不是官方语言,尽管汉语是联合国的正式工作语言之一,因此,华裔学者只能用英语作学术报告。目前,绝大部分汉语修辞学学者还难以用外语作学术报告、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传播中国的修辞学学术成果,这大大影响了中国修辞学的国际传播及其国际学术地位。为此,在2007年了月于法国斯特拉斯堡市帕莱斯大学举行的国际修辞学史学会的第16届年会上,我倡议成立“世界汉语修辞学会”,并得到了出席会议的华裔学者和热爱汉语修辞学的西方学者的积极支持,包括美国迈阿密大学的毛履鸣、澳大利亚汉学者柯安竹、美国南加州大学劳伦斯.葛林、美国联合农工大学施文娟等教授。这样,第一个专门以汉语修辞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际学术组织就成立了。该会宗旨是“团结世界各国和地区从事修辞学特别是汉语修辞以及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积极开展汉语修辞研究,促进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汉语修辞学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修辞学特别是汉语修辞、汉语文化及其教学的发展”。汉语是该会的工作语言,同时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此后,法国、德国、南非、韩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的学者纷纷加入学会,壮大了学会的力量,也扩大了中国修辞学的国际影响,提升了中国修辞学的国际学术地位。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