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国社会科学辑刊(冬季卷)(2008年12月 总第25期)

内容简介

我们正处于全球化向纵深推进的时代。在这一时代,中国社会科学应从引进、复制、国际接轨的阶段迈向一个全新的阶段,即走向世界,并与世界进行实质性的思想对话和学术交流的阶段。这一阶段要求中国学人不能再简单地引进和复制西方的思想,不再简单地以西方的知识作为我们知识生产的判断准则,而要有我们自己的声音,要以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无学科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去引导西方社会较为确切地认识整体的中国,以我们别具一格的理论创见去解释中国既有的发展经验,以中国化的“理想图景”去型构或影响全球化的方向和世界秩序的性质。这是全球化时代所赋予中国社会科学的新的时代使命!然而,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我们能否担当起这一时代使命的关键还是在于我们能否为世界学术贡献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一流学者和学术成果。基于这一认识,复旦大学创建了旨在培养有世界视野又有中国关怀的杰出学术人才的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同时我们决定,将在很大程度上浓缩并见证了l99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史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复刊作为该院的院刊,以期为中国社会科学真正展开中国深度研究并为中国社会科学真正“走向世界”提供一个高层次的学术平台。复刊并更名后的《中国社会科学辑刊》仍将秉承“直面中国,以学术为本;求索发展,弘理性精神”的原有办刊精神。但为了担当起中国社会科学“走向世界”这一新的时代使命,我们在强调“学术化”的同时也更为突出“国际化”的特色。因此,我们拟把办刊宗旨微调为“直面中国,以学术为本;面向世界,以思想为基”。我们将更为突出中国化的问题意识、学术化的办刊宗旨和国际化的学术视野,以中国化的学术促成国际化的影响,以加快中国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的步伐。当然,我们还必须指出:尽管复刊后的《中国社会科学辑刊》是以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刊的面目出现的,但一如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学术平台一样,《中国社会科学辑刊》亦将是中国学人的共同财富。为此,我们真诚地希望,所有有志于提升中国社会科学水准的学术同仁能够与我们一道把这份刊物办好,并力争为强化中国社会科学的自主性品格、提升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化水平做出我们的贡献。

作者简介

邓正来,1956年2月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并于同年就读于北京外交学院。1985年硕士毕业后未就业,个人独立治学,被媒体报道称为“中国第一个学术个体户”。创办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和《中国书评》。1998-1999年受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03-2008年受聘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西方法哲学研究所所长。2008年加盟复旦大学,现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辑刊》主编、FudanJournalofthe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主编、《复旦政治哲学评论》主编、《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主编、《西方法律哲学家研究年刊》主编,吉林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特聘教授、江西财经大学“赣江学者”讲座教授,澳门大学资深访问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等名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社会科学与知识社会学,侧重政治哲学与法律哲学研究。创办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和《中国书评》。主要专著有《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学术与自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哈耶克法律哲学的研究》、《规则·秩序·无知: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和《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等近20部;主要编著有《国家与市民社会》等近20部;主要译著有《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法律史解释》、《布莱克威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主译)、《自由秩序原理》、《法律、立法与自由》、《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庞德《法理学》和《政治学说史》等十余部。

目录

在售商品

6家店有售 新书0家
60.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