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

内容简介

近十年来,CT在小儿腹部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完善,尤其是螺旋CT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儿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在临床工作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鉴于目前国内尚无专门介绍小儿腹部CT诊断题材的专著,我们编写了此书,旨在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商榷,共同提高对小儿腹部疾病CT表现的认知。大家熟知,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有诸多差异:(1)从解剖生理结构上看,小儿腹部脏器有其特点,如新生儿及婴幼儿肝脏体积较大、厚而脆,肝细胞和肝小叶的分化不全,8岁才接近成人;新生儿肾上腺大,是肾体积的1/3,而成人仅为肾体积的1/30等。(2)从疾病的类型、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来看,小儿腹部以先天性畸形、急腹症及肿瘤较多,且有明显的“年龄段”发病特征,腹部肿块往往是就诊的第一体征;肿块体积较大,多为囊性、实性或囊实性,年龄愈小、病情愈重,恶性病变愈多,预后较差。(3)从影像学检查技术来看,由于小儿合作性差,加上大多以腹式呼吸为主,易产生运动伪影,影响图像质量。因而,镇静、制动及快速螺旋扫描显得十分重要,是检查成败的关键。值得一提的是,静脉注射对比剂作增强扫描在小儿尤为重要,不可缺少,因为实质性脏器的多期增强扫描,可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同时,可弥补小儿腹部脂肪少、缺乏天然对比的不足。《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共分为10章,以临床特征为主线,按照腹部急症、先天畸形与变异、腹部实性肿块及囊性肿块等专题进行编写,主要用图谱形式展示各种类型病例,力图全面,同时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加以讨论。此外,为方便螺旋CT的初学者,还对螺旋CT机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螺旋CT扫描技术和多种后处理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对CT介入技术也作了简介。《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及新疆乌鲁木齐市儿童医院同行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提供了宝贵的病例,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儿科组组长叶滨宾教授为《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欣然作序,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