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外国语言文学文化论丛(第2辑)

内容简介

在我国,外国语学院除了为国家培养外语技能人才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西学东渐。历史上,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的工作主要是由来华传教士承担的。尽管他们带着其他的宗教或政治目的,他们把近代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介绍到我国,其历史功绩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在后来的洋务运动及洋务教育、“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西学东渐的任务主要由我国自己的仁人志士承担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外国语学院在翻译介绍外国人文、社会和科学成果上作出了贡献。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跟?界接轨的步伐加快了,外语学院培养出来的学者担负起新的责任,那就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道路,产生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大体上说,中西学术交融可以从四个角度来分析。一是西学东渐(即引进介绍);二是西学为体、中文为例;三是中文为旨、西学为镜;四是另辟蹊径。西学为体、中文为例的选题,当前已经成为外语为背景的研究人员首选。中文为旨、西学为镜的选题在理论上讲是高难度动作。只有国学好、西学也好的人才能做到。在我国目前强调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在读博士生也开始选此类题目。另辟蹊径的也有,这是最高难度。作者以为,要达到“中文为旨、西学为镜”和“另辟蹊径”这两个境界,论文要做到下面几点:(1)主要文献梳理到位;(2)指出中外前人研究的优劣所在;(3)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案;(4)给出证据,证明其思路和方案的正确性;(5)指出其思路和方案不但能够解决中外前人的问题,同时还能解决他们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