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书法经典放大·铭刻系列:爨宝子碑

内容简介

现代印刷技术空前发达,其印制法帖逼真之程度,远过古人双钩填墨及汇刻。而且,基于原碑帖的放大与缩小,更可*方位地展现书作的精神风采。这是*方便于书法学习的。鉴于此,本社选编了这套书法经典放大丛帖。所选法帖多是原文字较小者,因而“放大”也就具有了价值。这些碑帖都是佳作杰构,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说:“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本套丛帖字数远非“古刻数行”可比。放大本不仅追求原色,而且尽量做到保持原帖的点画、字形、行气、章法之“真貌”,使原作由于字“小”而不易见的韵致得以充分展现。如此既利于了学习,也增强了欣赏的多元性。
《爨宝子碑》,*称为《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碑刻署年为“太亨四年岁在乙巳(405)”,太亨是晋安帝壬寅年(402)所用年号,次年改为元兴,至乙巳(405)又改为羲熙。云南远在边陲,不知内地年号的更迭,故仍沿用。此碑正书,额15字,碑文计13行,行30字,碑下部刻题名十三行,行四字。碑石高183厘米,宽68厘米,厚21厘米。清康熙四十三年(1778)出土于云南南宁(今曲靖),后来被一乡民用做压豆腐的石板。咸丰二年(1852),曲靖知府邓尔恒发现有*一中学校园内。清康有为评此碑曰:“端朴若古佛之容。”本次放大选用之本为朵云轩所藏清晚期精拓本。

丛书

书法经典放大·铭刻系列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