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审计学:理论与案例(第三版)

内容简介

目前,高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行动学习项目、实践课等形式不断翻新,我们在审计教学中也增加了这些改革的元素,但我们不求花样翻新,主要追求教学改革的实质: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为了提高学生自学、主动学习的能力,也为了使审计课堂教学更加活跃,我们在《审计学:理论与案例》(第三版)修订中,力争把*前沿的审计理论和实务以及准则规定贯穿在教材之中,并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使本教材呈现以下特征:1.从案例分析中激发学习者学习审计理论的兴趣对于审计理论和相关术语的学习和理解是许多审计学习者*头疼的事情。本教材无论是开篇的引例,还是课后的案例讨论,都让学习者从身边的故事和典型的事例入手,饶有兴致地领悟审计相关理论。这种富有启发性和探究理论源头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学习审计理论及其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以实例分析提升学习者对审计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在很多审计教材中,审计术语、基本原理等都是由大段文字抽象地表述的,长长的文字让人抓不住重点。在本书中,我们找出一些容易混淆、难以理解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大量引入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理论的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等实例分析,帮助学习者在系统认识审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升其对审计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能力。3.以历史沿革和准则变迁展现审计专业理论与术语的内涵审计基础理论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许多审计理论和术语几经变革,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因此,本教材与时俱进,融合了审计理论和准则的*变化,尤其是新审计报告准则的相关内容,力求使学习者站在历史的视角,跟进审计准则变化,了解*前沿的审计理论和术语。这不仅让审计理论及其相关知识有了深厚的历史支撑,也让学习者能够了解审计理论和审计准则的发展是如何推进的。4.引入行动学习理念和方法,让学习者在质疑和讨论中加深对审计的认识行动学习法又称“干中学”,就是通过行动来学习,即通过让受训者参与一些实际工作项目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来发展他们的领导能力,从而协助组织对变化作出更有效的反应。行动学习建立在反思与行动相互联系的基础之上,是一个计划、实施、总结、反思进而制订下一步行动计划的循环学习过程。我们在“审计学基础”课堂上引入行动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就是让学生带着对审计理论及其相关知识的疑问不断讨论和探究,加深对审计理论的认识。5.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国际化水平本书在每章设计了英汉对照的关键词汇,让学习者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熟练掌握审计中的专业英文词汇,提高阅读审计英文资料以及与国外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沟通交流的能力,真正提升学习者的国际化水平。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