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城市标识性艺术与平庸说“不”:访公共环境设计家朱煌(38期)

内容简介

一年一度的上海艺术博览会将于今年11月初在上海再度拉开帷幕。作为美博美术馆主推的画家贝家骧,今年又将携《骑士》系列回归。贝家骧的作品迷蒙变幻,触而不及,他所勾画的物象在其充满感性的笔触下或清晰或模糊,但皆刻上了他浪漫的色彩和情感烙印,观者分明能够敏锐地分辨出这是贝氏独有的思维归因和取舍结晶。来自西方的油画,源自东方的情结,在贝家骧的身上和谐地自成一派,形成独立的绘画语境。纵观贝家骧整个系列的作品,似乎都能不自觉的将思绪置于现实场景之外,在虚虚实实的空间中,体会贝家骧记忆中难以忘怀的老上海的情趣盎然。上海艺术博览会开展之际,我们将展出贝家骧《骑士》系列油画,本期的《美术博览》也特别邀请到了上海著名艺术评论家龚云表先生、上海著名美术史论家朱国荣先生、知名记者张立行先生和徐颖女士,在人物专题栏目为贝家骧艺术创作撰文,更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大家品析贝家骧艺术风格之趣。艺术观念的传递,在如今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早已不再束之高阁,局限于架上绘画,其边界早已拓宽到了城市环境的公共艺术层面上。相较于平面的绘画形式,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涵盖了多元的组成因素,也囊括了更丰富的学科架构。完成一件作品不仅只是取决于其艺术性的高低,更决定于作品的技术性、公共性甚至功能性等等。所以在本期的访问栏目中,我们特别采访了著名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师朱煌先生,来讲述他的艺术人生,由他所经手参与的建筑作品和不可复制的创作一生作为窗口,带我们了解公共艺术在我国,特别是在上海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如今我国公共艺术创作的环境尚未成熟,因此不论是出于对陌生的好奇,或是出于探究的动力,都应该多少刺激到我们对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几多思考。在生活中,公共艺术用其独有的表现方式,多多少少会引发民众的关注和探讨,其实公共艺术就在我们的身边,他正在用特有的创作方式,解决着城市环境的公共问题。这些作品往往突破了传统美术创作方式,完成了关注对象、创作方式、管理模式、评价标准的彻底转变,使创作成果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相悖于传统艺术走进艺术馆和博物馆的固定路数,这一切值得我们关注。今年8月的上海书展,-批作品的问世格外引人注目,那便是由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朱新昌参与绘制的共计30本《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连环画绘本》。另外,除了这批创世神话连环画外,朱新昌创作的《山海经百幅绘画本》首发暨签售仪式也同时在书展上亮相。这次展出的以连环画为表现形式的古代神话故事及重大题材创作绘本,在当下实属难得一见,加之绘者深厚的艺术创作功底和精良的绘制,让爱好者们更是翘首以待。朱新昌在都市题材创作的同时,仍旧保持着对神话、古典题材创作浓厚的兴趣与创作激情,这一点分外难得,也更加值得我们更进一步去了解朱新昌绘制连环画的创作历程。文化创意产业一直以来都是艺术文化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版块,特别是在近几年中,更是被赋予了较高的期待值和关注度。作为本期访问的主人公,胡建勇便是文创藏品界中的先行者,他一路走来的每一步似乎都带有一定的传奇性,引人深窥。而他又是如何创下如今数量颇丰的重量级艺术藏品的呢?欲看文创藏品领军人胡建勇的艺术之路,了解朱新昌游刃有余的连环画创作历程,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师朱煌道尽城市景观设计之我见,尽在本期访问栏目。本期的特别推荐栏目,将报道两位特别的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童镒良——传说中的上海西洋船模大王,把爱好当事业,将梦想当实业的人。他将其一生奉献给了自己倾注一生热血的手工船模制作事业。黄馨,一位英国经济学专业归国的“85后”创二代,同时作为父亲创立的红木家具企业的继承人,向我们分享她在传统与革新、守业与创新间的矛盾与思索。同时作为“沐缘艺术工作室”的发起人,黄馨号召起了一批热爱艺术的年轻人,在围绕红木的创新与传统之间搭起了一座时尚与艺术碰撞交融的桥梁。本期的《美术博览》还收录了来自各行各业的艺术从业者的创作历程,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新颖的观点和更为广阔的艺术视野。

目录

丛书

《美术博览》丛书

在售商品

12家店有售 新书0家
5.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