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第二版)

内容简介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第二版)》对一版中的许多章节做了较大修改,增加补充了新的内容,以适应当前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需要。也增加了一些新的章节,这些章节对近年来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介绍。医院是病原微生物活动猖獗、疾病传播活跃的场所。在这里,聚集着大量疾病缠身、抵抗力低下的病人,存在着人和人之间密切和特殊的接触方式,从而促进了疾病的传播,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是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抓好医院消毒,是控制和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简介

薛广波,第二军医大学教授(正军级),上海市消毒协会会长。薛教授是著名消毒学家,流行病学家和疾病预防学家,我国消毒学和疾病预防学的奠基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92),获国家世纪宝鼎奖(1996),1998获得全军预防医学基金。薛广波教授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治学严谨,成绩卓著。发表学术论文156篇。获国家、军队和地方各种科技奖18项。主编学术著作十余部,其中主编的《实用消毒学》(1986)是我国消毒学的奠基专著,获国家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现代疾病预防学》(1996),是我国疾病预防学的奠基专著,获全军优秀图书提名奖;《灭菌消毒防腐保藏》(1993)和《现代消毒学》(2002)首先提出现代消毒学的概念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现代消毒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促进了我国消毒学的发展。主编出版的其他著作有:《病毒性出血热》《军队流行病学》《军队流行病学》(全军统编教材)、《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国家卫生部,2000)、《疾病预防学辞典》《公共场所现代技术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救灾防疫消毒技术指南》《现代消毒学进展》《传染病消毒技术指南》《传染病消毒技术规范》《托幼机构消毒方案》《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消毒》《DisinfectionGuideforInfectiousDisease》等。主审著作4部,作为副主编、编委、编者出版的著作15部。薛广波教授设计和组织完成的“中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消毒灭菌理论和技术研究、细菌抗药性研究、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研究,神经流行病学研究、传染病防治研究等方面,获多项科技进步奖,并获3项国家发明专利。薛广波教授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98委员会专家、国际流行病学协会(IEA)会员,曾任和现任学术职务50多个,包括卫生部消毒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消毒产品专家审评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消毒技术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全国卫生标准委员会(消毒)副主任委员、全军医学科技成果奖评委、全军流行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理事、消毒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消毒产品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临床流行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等,以及《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国消毒学杂志》《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华国际医学杂志》《中国航海医学杂志》《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人民军医》《第二军医大学学报》《上海预防医学杂志》《疾病预防杂志》等10多家杂志的编委或特邀编审。薛广波教授多次应邀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讲学,多次主持召开全国和全军消毒学、流行病学和疾病预防学学术会议,举办多期培训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薛广波教授作为著名学者、中国消毒学和疾病预防学的奠张流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消毒检测中心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卫生监督协会消毒与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消毒标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等职务。张流波,研究员主要从事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传染病防控、流行病等相关工作和科学研究,并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本领域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先后参与SARS疫情和实验室感染事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西非埃博拉疫情防控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负责国家消毒方案的制定和现场指导工作。参与四川汶川大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西藏墨竹山体滑坡等重大自然灾害消毒技术指南的制定和现场指导工作。曾荣获“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个人”卫生部新长征突击手“”卫生部先进工作者“”卫生部直属机关优秀党员“”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学会工作者“等称号和湖北省个人三等功。张流波研究员作为负责人或分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科委、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华预防医学会等省部级科研课题和疾控专项10余项,其中室内空气重点污染物人群健康危害控制技术研究“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一等奖,”中央空调风管清洗消毒机器人成套设备技术研究“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机器人成套设备“获长沙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张流波研究员研究的载体流动浸泡消毒试验“方法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中列为基本方法之一;研制的压力蒸汽灭菌器BD和微生物抗力测试系统、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微生物抗力测试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医用清洗剂的清洗效果评价实验室,填补了我国在医用设备清洗效果评价方面的空白。张流波研究员作为主要负责人起草国家标准34项,参与起草的标准有9项。作为消毒专业的主要负责人,起草《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及三项附属规范、《霍乱防治手册(第6版)》等多项部门规章和技术规范。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了《医学消毒学新进展》《DisinfcetionGuideforInfectiousDisease》《传染病消毒技术规范》《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消毒》等11部著作。近十年,以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杂志发表文章50余篇。胡必杰,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院内感染质控中心主任,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创始人。胡必杰,教授作为卫生部专家参加我国SARS、禽流感、甲流、手足口病、埃博拉出血热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参加国内重特大事件如汶川大地震、昆山粉尘爆炸伤员的救治工作。2008年入选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学科带头人。2009年被WHO聘为抗击细菌耐药专家,并代表中国参与起草全球行动计划文件。同年,被授予美国首届SHEA国际感控大使。2011年担任卫生部行业基金项目任务单元“临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研究”负责人。2013年担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超耐药菌流行病学和防治技术研究”的分课题负责人。第13届亚太临床微生物暨感染病大会副主席(APCCMI,2012)和第6届亚太感染控制学会大会主席(APSIC,2013)。2013年赴印尼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卫生政策高官对话会议担任分会场主席。同年,分别获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事业贡献奖”、中国医院协会“全国优秀医院感染管理奖”。2016年任欧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学会(ESCMID)协作中心负责人。胡必杰教授从事肺部感染、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工作30年。擅长诊治各种类型的肺炎、心内膜炎和血流感染、复杂性腹腔感染、手术伤口和植入物感染、耐药菌感染、结核和侵袭性真菌感染、不明原因发热,以及抗茵药物应用。以作者或通讯作者,在英文杂志和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主编《抗感染化学治疗手册》《免疫低下与感染》《医院感染学》《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等专著11部,合作主编常见感染的《实验室诊断规范》共7个分册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实践丛书》共9个分册。主译美国《Bennett&Brachman's医院感染(第6版)》。参与编写《实用内科学》《肺部感染性疾病》《感染病学》《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等专业书籍40部。胡必杰教授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院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医院协会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联合会(INICC)理事、国家卫生与计生委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华临床感染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副主编、《中国感染控制杂志》副主编。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