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华传世藏书:本草纲目(图文珍藏版套装共6册)

内容简介

《本草纲目》成书于公元1578年,是由明代名医李时珍所著的一部集16世纪以前中国本草学之大成的药典,是集几千年食物、药物的种植、收采、调制及医养功效之大成的中国的百科全书,对我国近代药物学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很好的声誉,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时人王世贞在为该书作序时称李时珍“书考八百余家”,但在许多方面又远远超过了前人的著述,它改进了中国传统的分类方法;纠正了前人对于植物名称、植物气味和主治等方面的错误;新增加了374种药物,使药物种类达1892种,成为有史以来为全面的一部本草著作;对于许多药物的疗效作了进一步的描述,尤其是发展了药物归经理论,用自己的临证经验,确定和补充了药物归经,并重视属气,属血的区分,大大提高了本草著作的临证指导作用。此外,还记载了大量宝贵的医学资料,收录了药方10000多剂,方剂之多,远超前代著述。在所有方剂中,包括出自《伤寒论》等古代经典方书中所载的“经方”,金、元以后流行方书所载的“时方”,广泛流传民间、治疗某种疾病的常用“单方”,临证应用有特效的“验方”,乃至民间祖传的“秘方”,其中以“单方”为多,这使得《本草纲目》成为集古代医方之大成者,实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简介

李时珍(1518~1593年),中国明代医药学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医生,他从小就受到医药方面知识的熏陶。李时珍自幼多病,每次大病都经他父亲精心调治才能转危为安,因此他对病人的痛苦和医药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体会。李时珍14岁考取秀才后,三次参加乡试都未中举,于是决定放弃科举,专心研究医药学。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时珍开始着手编写《本草纲目》,为了写好这部书,尽量减少错误,他特别注意深入实际考察,除走遍自己的家乡外,还到过湖北的武当山、江西的庐山、江苏的茅山、南京的牛首山以及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采拾标本、收集单方,有时还进行类似药理学的试验。他的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本草纲目》具有较高的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经过李时珍20多年的辛勤劳动和许多人的热情帮助,《本草纲目》于万历六年(1578年)全部脱稿。

目录

丛书

中华传世藏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