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纪我所知集(套装上下册)

内容简介

《纪我所知集》是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已故馆员罗养儒先生的遗作。养儒名继春,字兆熙,笔名问庐,一名古粤龙平畸士,广西昭平县人。其父实夫因与云贵总督岑毓英有姻亲关系而被延为幕僚,故养儒少年即随父举家迁住昆明。养儒为前清附生,后曾毕业于法人设立的中法学校及云南省法政学堂讲习班,并在云南警察厅考取中医师。,养儒早年曾任滇越铁路局及路局局长巴杜的法文翻译。1915-1917年,任《中华民报》《中华新报》主编。1923-1927年,创办《微言报》,自任主笔。1929-1930年,并任成德中学、十一属联合中学等校文史教员、粤侨公学校长、法国驻滇总领事馆文案。其后还在省财政厅编辑《财政公报》,同时担任“金融管理处”的公报主任,自办过安全火柴厂和电机碾米厂。1939年后,即长期为人治病并从事著述,以终其身。养儒著作丰富,计二十余种,约百数十万言,中以《纪我所知集》为其力作。自谓“余笔于纸上之墨痕,约有五十余万言,叙述与缮写,亦耗尽十年力气”。足见其费时之长,用力之深。养儒因其父曾供职于云贵总督衙门,并曾任安平厅(今马关县)同知,宜良、元江等县县令,彼以省亲关系,足迹遍及三迤,又时聆家中其他长辈讲述滇事,故所知甚多。同时养儒虽曾从事教育、实业及其他公职,但由于较长时间以新闻工作为主,与社会各阶层人士接触较多,故见闻亦广。因之,其所著之《纪我所知集》,就形成一部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的掌故性记叙文集。所记主要内容,为清末及民国时期有关云南的社会、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大都为其亲闻、亲见与亲历,既有一定的真实性,也有一定的可读性。作者在自序中说:“篇中所述者,是往昔国家之政教,社会之情状,人民之习尚,为如是如是焉耳。……余志在叙述,于一切事体之得失,则不暇及焉,盖已一一揭表而出,实象已著,彼谈古者既有所凭,复引古证今,自不难下一确当之评骘,此又何待余就纸上哓哓。”“又篇中所列之各情事,有属道光、咸丰、同治年间者,余以不生长于是时,当然目无所击,今凿凿言来,盖闻家中祖辈人谈论身所经历之情形是如此如此耳。余今述而不作,自断当有百分之九五确实。”《纪我所知集》以云南近现代社会历史作为主要内容,从各个方面作了比较详尽的记述。政治方面,如前清云南省制概略、省会的官吏设置、各级衙门形式、公署组织、官场仪制等,对我们研究当时的政治制度,不无助益。经济方面,如过去云南田粮赋税、积谷仓储、钱法与货币、六七十年间昆明人民的生活比较及所有行业情况等,使我们对过去的社会经济、市场供应及人民生活水平等,都有所了解,可为我们当前的经济建设提供参证。科举方面,如清代的科岁两考情况、秋闱故事、武科举、春闱会试、文士的出路与生活等,使我们得以了解封建社会如何通过考试以选拔人才的种种措施。民族方面,如昆明的民族概略、云南几个民族的风俗习尚等,作者虽大都采自旧志,但对我们了解过去云南少数民族的种类和风尚,仍有参考价值。

目录

丛书

云南文库·大家文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