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放射免疫新实践于金明2021观点

内容简介

近几年,肿瘤学界热门的话题当属免疫治疗。2013年的Science杂志将肿瘤免疫治疗列为当年十大科学突破之首。Alison教授、Hojo教授因发现免疫检测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D-1)荣获2018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目前,CTLA-4、PD-1和PD-L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在黑色素瘤、淋巴瘤、肺癌、头颈部肿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突出疗效。免疫治疗与传统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也愈发重要,特别是与放射治疗的联合。从1895年伦琴发现X线,到1896年美国医生EmilGrubbe开始使用X线治疗癌症,放射治疗作为癌症的治疗方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放射治疗作为一种局部治疗,通过产生双链DNA损伤诱导肿瘤细胞死亡。1953年,Mole提出了放射治疗“远隔效应”的概念,即放射治疗会造成未直接受到照射病灶的缩退,而接下来的多项研究证实,远隔效应的发生依赖于放射治疗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原性。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经历百年历程之后,终于在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又结合到一起,对抗共同的敌人——肿瘤。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中国医学临床百家008放射免疫新实践于金明2021观点临床证据日渐成熟,但仍存在诸多挑战,包括放射治疗介入的时机、分割剂量、放射治疗部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适宜人群等。本书从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疗效预测、毒性管理等不同角度对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系统综述与梳理,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本书得到了团队内多位成员的支持,感谢各位成员的辛苦付出。免疫治疗领域发展迅猛,诸多证据不断更新,本书只作为一个初步总结,笔者亦愿跟进科学发展以不断进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编写于学科发展有益的作品供同人交流,也希望广大读者多批评指正,提出建议与意见,协力推动我国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学术研究事业早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相关领域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于金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保健专家。现任山东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名誉校(院)长、附属肿瘤医院院长,中共山东省委第十届委员、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抗癌协会理事长,山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院士专家联合会会长,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会长,《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等多家专业期刊主编或副主编。曾荣获“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十大中青年科技专家,山东省十佳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山东省、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委、省政府首批“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山东省道德模范,全国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国家人事部特聘专家。任中共十七大党代表,全国第十届、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2016年获得“中国放射肿瘤事业特殊中国医学临床百家006放射免疫新实践于金明2021观点贡献奖”。2021年获得第四届“世界杰出华人医师霍英东奖”。在国际和国内率先开展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适形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影像引导放射治疗、生物学引导放射治疗、分子影像学引导放射治疗和免疫放射治疗等多项国际领先热点领域研究工作。为首或为主承担多项国家卫生行业科研专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为首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次,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为首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和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研究成果修改了中国、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肿瘤临床治疗指南和规范。多次应邀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际著名学府和医疗机构作学术讲座,多次应邀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美国放射肿瘤学会年会(ASTRO)等国际学术大会上作主题报告。近年来,在国际、国内公开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630余篇,其中在Cancer、JournalofNuclearMedicine、JAMAOncology、LancetRespiratoryMedicine、InternationalJournalofOncology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撰写专著20余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0余名,率领的团队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评为“山东省十大优秀创新团队”,并授予集体一等功。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