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基于功能耦合的城市地铁站域公共空间一体化开发

内容简介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站域地下空间的开发与控制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占据了较大比重,越来越多的城市逐渐重视城市地铁站域空间整体环境的建设和营造。地铁站域公共空间地上地下一体化的开发利用,正是基于城市空间土地利用集约化、空间环境一体化和功能布局复合化等一系列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在城市地下空间建设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成为城市中心区以及重点地区改造或建设的重点内容。城市地下公共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通过科学的规划控制和引导。基于全面展开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热潮,研究功能耦合条件下地铁站域空间一体化开发模式,对于协调城市空间功能,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降低工程投资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一些城市地铁站域地下空间的良性开发,在空间上整体协调,在时间上整体考虑,彰显出了规划的整体性。许多优秀案例表明,以地铁站点为城市交通连接点,合理组织引导人流公交、出租、步行等各种交通方式相衔接,形成地下和地面相互联系的便捷的交通体系,能够突出站域空间交通功能的重要性;地铁站域空间与商业功能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地铁客流,能够创造商业经济效益较大化;地铁站域空间与不同公共活动空间的交叠,使地下空间的利用呈现丰富性和适宜性,能够提高地下空间的使用效率和开发效益。在空间处理上,把站域地下空间融入整个城市空间,突出不同站域的地下空间特色,强调与周边的建筑要素的呼应与协调,避免空间环境违和感。在空间气氛的营造上,利用各种元素对站域空间进行点缀,创造自然的环境气息和优雅的艺术气息,满足人们的文化和审美需求。《基于功能耦合的城市地铁站域公共空间一体化开发》一书通过广泛收集国内外城市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实践案例,并结合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在地铁站域空间一体化开发理念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阐明了地铁站域一体化开发的意义和价值,提出站域空间借助地铁自身的核心枢纽功能及各种优势,将站域空间开发与地铁附属空间资源开发进行合理有效的结合,形成以点带面、由二维至三维的站域空间一体化的开发模式。而地铁站域公共空间一体化开发模式的实践意义,体现在促进各种交通方式的一体化发展,推动地铁换乘枢纽与城市交通、土地、空间的协调发展,提高地铁站域用地与空间的使用价值、运作效率,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等方面。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