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追慕与忧惧:英国的远东想象(1600—1730)

内容简介

作者对殖民主义欧洲中心的否定,和对后殖民批评范式局限的批评,这一共存的双重叙述,使得这部十余年前出版的专著,至今仍具有其重要性,或者说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显得更为重要。——马丁·普赫纳(MartinPuchner)17世纪至18世纪,中国、日本和香料群岛等远东异域令英国人一度目眩神迷。当时的远东供应着欧洲渴求的香料和奢侈品,也是欧洲幻想中潜力无限的商品外销市场。作者罗伯特·马克利重新思考了彼时英国文学对国族和个体身份的想象,由此考察富强的远东如何唤起英国的追慕与忧惧。本书是英语世界中国形象研究的“转向”之作,也是一部“亚洲主导秩序下的英国文学史”。继萨义德《东方学》及后殖民研究之后,马克利进一步超越欧洲中心论的理论框架,审视了弥尔顿、德莱顿、丹尼尔·笛福和斯威夫特等作家如何应对一个愈发陌生又颇具挑战的世界格局:迄至1800年,远东帝国主导着全球经济,而英国则身居边缘。为了还原早期现代欧洲作为“弱势”文明对富庶的亚洲的历史想象,在细读文学经典的基础上,作者还广泛探讨了荷兰商人、欧洲传教士、俄国使团、西方地理志作者等群体撰述的两百余种作品和史料,勾勒出一幅“远东中心”的全球史图景,深刻影响了同领域此后至今十余年的研究方向。本书属于清华大学世文院“文学与世界史丛书”的跨文化视野下英国早期现代系列。清华大学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简称世文院)成立于2016年,以共性和前沿命题研究为主旨,致力于开展中外学者合作的英美研究、比较人文与跨文化理论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主编:颜海平(清华大学),副主编:MartinPuchner(哈佛大学)、何伟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简介

罗伯特·马克利(RobertMarkley),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英文系讲席教授。美国权威学术期刊TheEighteenthCentury:TheoryandInterpretation主编,曾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包括FallenLanguages:CrisesofRepresentationinNewtonianEngland(CornellUP,1993)、DyingPlanet:MarsinScienceandtheImagination(DukeUP,2005)和TheFarEastandtheEnglishImagination,1600-1730(CambridgeUP,2006)。马克利在18世纪研究、科学文化史研究和数字媒体研究等领域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主编学术文集多部,并担任知名期刊的特刊客座编辑。王冬青,香港大学英文系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广外阐释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英文学与文化交流,在《外国文学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在售商品

153家店有售 新书136家
26.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